關於觀音菩薩
觀音,梵名Avalokiteśvara,作光世音、觀世音、觀自在、觀世自在、觀世音自在、觀音等。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之左右脅侍,世稱「西方三聖」。據說觀音可以應機以種種化身救苦救難,所以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,如白衣觀音、送子觀音、魚籃觀音、水月觀音、千手千眼觀音等。觀世音菩薩在印度原為男像,自傳入中國後逐漸被漢化,大約從南北朝起,他的塑像也由男轉女,成為大受我國俗眾歡迎的女菩薩,以至千百年來,有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阿彌陀」之稱,相傳其顯靈說法的道場在浙江省普陀山。
觀音是亞洲大乘佛教信仰中,最為人熟知的菩薩,以慈悲救濟、尋聲救苦為本願的菩薩。觀音菩薩對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,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眾生。不分國土、不分族類、不分彼此、和睦相處、平等對待、互相尊重、互相關懷、永無間斷,是觀世音菩薩表法的重要意義。
歡迎諸位善信一同參與觀音出家祈願法會,一起唸佛誦經、累積福德。
引用出處:中華民國內政部˙宗教文獻
國曆 | 農曆 |
---|---|
2020-11-04 | 九月十九 |
時間 | 活動 |
---|---|
09:00~12:00 | 誦經祈福 |